kaiyun欧洲杯app(体育)官方网站 博雅君子 赤子情怀——记民革镇江市委副主委、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王加友
kaiyun欧洲杯app(体育)官方网站
文/康燕魏继新
王加友,男,1963年8月生,江苏建湖县人。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为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原国防科工委优秀博士学位获得者,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良心和职业道德,更明示了一位民主人士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务实心态。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及参政议政工作中一步步前进,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专业路上勤耕耘
1981年9月,王加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大学焊接本科专业;在美丽的山城学习四年后,又以优异的成绩在重庆大学开始了硕士生阶段的学习,1988年7月获得工学硕士学位。随后,王加友来到镇江,在今日已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1970年从上海迁至镇江,先后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镇江船舶学院、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的这所校园里开始了自己作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王加友于1997年至2000年赴日本学习与研究,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获得日本(国立)群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2000年4月至8月又在日本群马大学担任外国人研究员。王加友 2001年入选日本国文部科学省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奖励计划,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受聘为日本(文部科学省)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博士后)。在日本进修学习期间,王加友潜心研究,刻苦学习日本先进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教学理念。
王加友利用在国内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一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外文表达能力,与国外一流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国际同行建立了较多的学术与教育合作联系,另一方面还收集了大量的科研与教学资料,为回国迅速地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成后,及时踏上了报效祖国之路,回到了镇江,回到了学校,回到了他所热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岗位。回顾这一段国外学习和研究的经历,王加友坦诚地表示,我国国内的相关研究与国际相比,的确还有不少的差距,但是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只要面对差距,迎头赶上,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完全能够拿出令人信服的国际领先成果。
教学科研展辉煌
王加友是江苏科技大学当时为数不多的第一批硕士生导师。王加友在十余载的研究生培养中,先后主讲了《焊接自动控制技术》和《机器人及焊接系统》等多门专业课程;平时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都会坚持每周和自己所带的研究生见面,对他们当面进行指导。从培养方案制定、选题、实验指导、论文撰写到毕业答辩,每个培养环节,都付出了大量心血。付出就有收获。他的研究生也以自己的勤奋向王加友作出了优异的汇报:他培养的第一届研究生乐燕群同学,是江苏科技大学第一个在读期间用英文向国外权威期刊投稿并被录用的研究生,也是第一个考取国外名牌大学博士研究生的毕业生;他培养的2001级研究生杨峰同学,是江苏科技大学第一个在一年级期间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申请并获得授权的研究生,该生还因此被留校任教,继续开展着相关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王加友治学严谨,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体现了一位学者对真理的执著追求。他主要从事焊接工艺与装备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担任江苏省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首席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先进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现代焊接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中国焊接学会高能束及特种焊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特种设备管理协会副理事长,权威期刊《焊接学报》编委、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热加工工艺》和《船舶工程》等杂志编委。近几年,王加友承担并完成了十余项国家、省部级的国内外研究课题,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和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近50篇,并有20多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他申请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教学三等奖2项,其他科技奖9项。另外,他还利用在国外联系多、外语交流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科学管理出成效
由于业绩突出和能力较强,王加友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1993年3月至1997年4月,王加友担任当时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焊接与材料系副主任,2003年10月至2009年8月,担任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9年9月,王加友担任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分管人事、外事、国际合作办学,协管经济工作,联系材料学院和数理学院。
王加友认真组织开展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组织制定了学校岗位设置方案、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保证了首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圆满地完成了首次岗位设置评审及报批、全校岗位说明书编制、聘用合同签订、岗位变动人员岗位工资核定等工作,妥善处理了部分遗留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人才引进及教师补充工作,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组织制定了《2009-2010学年引进人才和补充教师暂行规定》,制定了2010年度人才引进工作计划以及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江苏省特聘教授招聘方案,出台了《江苏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补充意见》,用于指导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积极组织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准备工作,对学校“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分析现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明确了今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方向,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外事和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王加友积极组织开展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工作kaiyun欧洲杯app(体育)官方网站,按照评估指标要求,王加友组织相关学院及管理部门逐项梳理、查找问题,完善管理规范,开展问卷调查,建设“中外合作办学专栏” 网站,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评价和监督,高质量地完成了中澳和中法合作办学项目的《自评报告》及支撑材料,并已按时上报教育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进一步完善了中外合作办学管理规范,及时协调处理在规范办学中发现的新问题;注重加强与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与联系,组织电信学院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签定了开展联合培养电信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合作协议;组织船海学院与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商谈申报教育部“合作办学项目”协议;组织实施国家外专局的引智项目和出国培训计划,稳步推进学校船舶特色引智工作;积极做好外教及境外来访人员的接待与管理工作,加强对因公出国(境)人员的护照管理和保密审查。
协助主要领导开展学校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是王加友的职责之一。王加友积极组织协调处理教学、科研、机关、后勤、产业等方面的经济事务,维护学校宏观经济秩序;积极梳理校内经济管理制度,组织制定了《教材服务中心管理费使用办法》等多项经济管理文件,加强经费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收费行为和收入分配办法;组织开展学校的奖金、劳务酬金、各类收益分配政策和方案的制订、调整以及发放的审核工作;组织完成学校年度人均收入、生均成本、科研收入、产业和后勤经营状况等重要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积极组织探索多校区、多体制管理模型式下的学校经济运行和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王加友作为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首席带头人、省先进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省现代焊接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主持申建了一批省部级高水平的学科建设项目,并争取到大量经费支持,为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及相关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带领下,材料学院的焊接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它不仅为我国船舶行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而且船舶高效焊接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在全国船舶行业中一直保持着较大影响力。在新近的学位点申报工作中,积极组织协调相关学院开展博硕士点申报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近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通过了江苏省的评审,实现了学校材料学科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腾飞,同时也实现了学校工学博士点零的突破。
参政议政谱新篇
王加友1996年加入民革,现任民革镇江市委副主委,江苏省第十届政协委员。在自己最熟悉的教育领域里,他遵照“帮忙不添乱”的原则,积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参政议政。他积极参加省政协组织的各项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利用参加政协和各种会议的机会,就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思考,把参政议政当做自己的主要职责之一。他持续关注教育,因为身处其中,有更多的感慨和真知灼见。他先后撰写了《进一步完善省科技进步奖评审的建议》等多份有价值的提案,引起社会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关注,为教育和科技发展积极献策献力。
对台工作历来是民革的一项重要工作,王加友作为民革镇江市委对台工作委员会主任,尽管本职工作繁忙,但他非常关心这项工作,提出了许多创新思路。每年在全市民革党员中开展一到两次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台情报告会,组织党员走进台湾,召集台商调研投资环境等。
认认真真做学问,勤勤恳恳育良才,踏踏实实为社会,为国为民建言献策,王加友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科教、管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各个领域埋头苦干。王加友以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谦逊平和的处世态度,彰显出一个博雅君子的当代学者风范;他更用一颗投身社会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诠释了生命的精彩,不断书写中国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